找到相关内容244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佛学评议

    下恶浊比丘的厌恶之情,也表达了对佛教现状的忧虑和痛心。他写道:“彼佛世尊,灭度之后,正法像法,皆已过去,遗法住也,末法之中,是时世,五浊竞兴,人命短促,不满百岁,行,共相杀害。”他以自己的学...说。此说为天台后学继承和发扬,成为该宗的一大特色。按照大乘佛教的一般观点,“性”或“理”是纯粹至善至净、超越善恶对立的精神世界。如果说它是“善”,这种“善”并非含有与“”对立的意义。所以,大乘佛教...

    潘桂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5042384.html
  • 净土文摘(一)

    行愿品》。如果经济生活不宽裕,可以随便做一些工作,所谓“治生产,不碍圆宗”。为了生活而生产,是并不妨碍修圆融的佛法的,但不能犯;过去的不正确的知见,必须彻底扫除干净,一心念佛,也不要求义理解会。...简要。佛经里说:“若净佛土,当净自心。”现在修行净业,必须以净心为本。要净自心,第一先要戒根清净。因为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这,是三道的苦因。  持戒先须三清净,三清净了,那心也自然清净了。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5442738.html
  • 回鹘文《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》研究

    、养猪供食、捕鸟、捕鱼、猎食、作贼、魁脍、守狱、咒龙、屠犬、伺猎。见于文献第53~64行; 5.,回鹘文作karmaput,借自梵语karmapatha,指杀、盗、淫、妄语、酗酒、说四众过、自...不可悬信,判放居道再归生路。当宜念善,多造功德,断肉止煞,勿复悭贪惜财,不作桥梁,专为。’于是出城,如从梦归。”居道当说此因由,发心造经一百。 第9叶正面 [译文]:抄写……无限数量……不再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4343289.html
  • 认识佛教(一)

    治我们这个时期、这个地区众生的种种苦痛。地区指的就是地球,时期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正法、像法、末法共一万二千年的法运。这个时代、这个地区的众生,病痛到底在那里呢?第一、造、造。佛用“戒”学来对治。戒学是对治的药。第二、人心散乱,不能得定、不能清净。所以用定学来对治;“定”学是对治散乱的。最后用“慧”学对治愚疑。造、散乱、愚疑是这个时代、地区众生的三大病,佛就用戒、定、慧三帖妙药来对治。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1843879.html
  • 君主法规论(1)

    诸位国王依何法,护持国境诸众生?  除去转轮王之外,君王当依诸论典,  如理护持诸众生。如此而行何以故?  诸转轮王出世时,无有三种非理故。  何谓三种非理耶?极其喜欢,  此乃非法之贪心;于自...戒,君主世间之庄严,  犹如群星中明月,诸众生起欢喜心。  君主除非自己妻,若与她人行邪淫,  今世损坏自声誉,来世堕入趣中。  若为贪欲铁钩缚,虽是君主无自在,  大象虽身强力壮,若上铁钩听使唤。...

    全知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1144413.html
  • 宗密所述北宗及洪州宗教说的探讨

    众生发四弘愿、忏悔及净受菩萨戒 后,就引用了《金刚经》的经文说: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”(注 29),这当然包含了烦恼妄念。有关心的本质的问题,《五方便 门》引用《起信论...读者更清楚明白他的陈述,便在后段以摩尼珠 为喻来加以解释(注15),他说若将明净的摩尼珠比喻做是灵心 ,它本身是一切无分别,无善无的,但是因为它是如此明净 ,因而一对照...

    黄绎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3045386.html
  •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(2)

    戒律,因而避免,行善业,且使它们利益众生。在定(Samadhi)方面,身口意需要相应,因而成为全部运行。此外,它把有相定从无相定区分出来。无相定意指它已从诸相及分别获得解脱。在慧(Prajna)...无相戒、定、慧则属于大乘佛教的诠释。在桑耶的辩论会上,莲花戒Kamalasila与智慧因陀Jnaentra加强智慧的分析与行持善的重要性。此问很密切地反映及辩论会的争点。Ⅱ. “凡夫”第四问:在五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445671.html
  • 禅宗戒律思想初探

    所说的慧能南宗重视德性的清净,主要是指慧能主张的以无念无住、扫相破执的般若之智,超离八邪道的“正心”功夫。这种“正心”之心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伦理关系中的现实之心。在这一意义上,持戒修道便是要“自净...为体。是故心尽戒亦尽,心无尽故,戒亦无尽。……声闻尽形,菩萨尽未来际。声闻局于身口,菩萨于三。 注4  梵网戒法正是本著以心为本的原则,创立了重禁戒:杀戒、淫戒、妄语戒、酤酒戒、说四众过戒、自...

    王月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1646240.html
  •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(2)

    慈悲── 健全的感情、信愿── 正当的意志,善巧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,断除八万四千烦恼、止息、拔除有漏的八苦。  如是,释迦牟尼佛传来的以四念处(为首……乃至八支圣道为终的)一乘道、一入道、一行道是...sacchikaroti{三明通智作证已而作证之}〈M〉289-10f.)。如何证知作证灭尽惑、、苦?总说“明”与“解脱”。  “明”指“三明”,即“三达”。如《长.10 上经》︰  三明︰自识宿命智明、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046274.html
  • 善导大师与净土法门(1)

    犯五戒八戒,及具足戒。如此愚人,偷僧只物, 盗现前僧物。不净说法,无有惭愧。以诸,而自庄严。如此罪人,以故,应堕地狱。命欲终时,地狱众火,一时俱至。遇善知识,以大慈悲,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力威德...,下品下生者。或有众生,作不善。五逆,具诸不善。如此愚人,以故,应堕道,经历多劫,受苦无穷。如此愚人,临命终时,遇善知识,种种安慰,为说妙法,教令念佛。彼人苦逼,不遑念佛。善友告言,汝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2246325.html